科研进展

有关电休克治疗对抑郁症患者背内侧前额叶皮层的功能改变的研究

    2018年9月,我中心利用静息态功能连接独立样本验证的方法研究内侧前额叶-后扣带回神经可塑性改变在电休克治疗抗抑郁中发挥重要作用,被神经影像的顶级专业期刊Human Brain Mapping (5年IF=5.43)接收,中心主任汪凯教授、副主任田仰华副教授作为通讯作者,中心成员柏同健和魏强为并列第一作者。研究题目为Functional plasticity of the dorsomedial prefrontal cortex in depression reorganized by electroconvulsive therapy: Validation in two independent samples.

    电休克疗法是指在颅骨表明放置电极,予以微弱的电流刺激,诱发大脑癫痫样放电,一种最为有效的抗抑郁治疗方法,但其抗抑郁机制目前仍不清楚。以往研究表明,前额叶的局部起始放电、前额叶与默认网络间的功能可塑性改变在电休克抗抑郁中发挥重要作用。但是,已有静息态研究结果目前仍存在矛盾,磁共振扫描参数、扫描仪器、分析方法、个体异质性可能是造成这种矛盾结果的潜在原因。本研究中利用独立样本验证的方法研究内侧前额叶-后扣带回神经可塑性改变在电休克治疗抗抑郁的重要作用。局部功能(低频振幅ALFF)分析发现,电休克治疗可增加背内侧前额叶的ALFF功能(图1)。以背内侧前额叶为种子点进行功能连接分析发现,电休克治疗可增加背内侧前额叶-后扣带回神经可塑性(图2)且背内侧前额叶-后扣带回神经可塑性改变与抑郁情绪改善相关(图3).



 

1 电休克治疗后对局部功能影响。在两样本中均发现,电休克治疗后背内侧前额叶的局部功能(低频振幅)增加。

 


2 电休克治疗后对背内侧前额叶功能连接影响。在两样本中均发现,电休克治疗可增加背内侧前额叶-后扣带回间的功能连接


 

3在两样本中均发现,电休克治疗相关的背内侧前额叶-后扣带回间的功能连接增加值与抑郁情绪改善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