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脑-小脑功能连接增加可缓解重度抑郁症患者 电休克治疗后的认知障碍
发布时间:2020-04-20 浏览次数:0
电休克治疗(Electroconvulsive therapy,ECT)是重度抑郁症(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MDD)的一种快速有效的治疗方法,常伴有认知功能障碍的副作用。最新研究表明ECT可重组MDD患者失调的大脑内部连接网络,包括情绪网络、认知控制网络(Cognitive control network,CCN)和默认模式网络(Default mode network,DMN)。此外,小脑也被认为在情绪调节和认知控制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然而,关于ECT后的大脑-小脑功能连接改变与其抗抑郁作用或认知障碍之间的关系知之甚少。因此,为探索ECT治疗后是否存在大脑-小脑功能连接改变及该功能连接改变是否与ECT的抗抑郁或认知障碍有关,我们进行如下实验:
最终分别纳入了28例接受ECT治疗的MDD患者和20例健康对照组,并使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Rating Scale for Depression,HRSD)评估抑郁症状,及言语流畅性试验(Verbal fluency test ,VFT)评估认知功能。此外,我们选取双侧膝下前扣带回(subgenual anterior cingulate cortex,sgACC)、双侧背外侧前额叶(dorsolateral prefrontal cortex,DLPFC)、双侧楔前叶作为种子点,分别对应着情绪网络、CCN、DMN,进行了基于种子点的静息态功能连接分析( resting-state functional connectivity,RSFC),并采用格兰杰因果关系分析(granger causality analysis,GCA)探讨大脑-小脑功能连接的因果关系,并将分析结果与HRMD及VFT分数进行相关分析。
结果表明:ECT治疗后,MDD患者显示左侧sgACC与左侧小脑叶VI的静息态功能连接增加(见图一、图二),GCA分析表示功能连接方向是从左侧小脑叶VI至左侧sgACC(见图三),且该有效连接的增加与ECT后VFT分数的变化呈正相关(r = 0.433, p = 0.039)。
由此可以得出结论:左侧小脑叶VI至左侧sgACC的大脑-小脑有效功能连接的增加可改善ECT所致的认知功能障碍。本研究发现了一个潜在的可减轻ECT后的认知障碍的神经通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