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进展

中心研究成果速递:电休克对重度抑郁症疼痛环路的结构功能及拓扑属性的调节作用

研究背景

抑郁症和慢性疼痛是世界致残首要原因。约2/3抑郁症患者主诉有疼痛症状,疼痛能加重抑郁程度及治疗难度,造成严重的经济负担。电休克是一种快速有效的抗抑郁治疗手段,但其对疼痛症状的疗效及神经机制尚不明确。



研究过程

本中心收集34例抑郁症伴疼痛患者和33例年龄、性别、教育年限匹配的正常被试,进行静息态磁共振扫描和临床症状评估(汉密尔顿抑郁量表、患者健康问卷躯体化症状量表),抑郁组被试进行电休克治疗后再进行一次扫描和评估。根据meta分析方法得到疼痛网络,并计算拓扑属性,探索电休克对疼痛网络属性的调节作用;以疼痛网络脑区为模板,比较电休克治疗对疼痛网络的功能及结构的影响。


研究结果

电休克明显改善重度抑郁症患者的疼痛症状。电休克能明显降低疼痛环路功能(低频振幅:左侧杏仁核、右侧辅助运动区),增加疼痛环路结构(灰质体积:双侧杏仁核、脑岛、海马、前扣带回),降低疼痛网络全局属性。相关研究发现重度抑郁症患者的疼痛改善与双侧杏仁核、脑岛、海马的体积增加成负相关,而左侧杏仁核功能的降低与临床症状改善相关


表1 被试者的人口统计学资料和临床资料


图1 基于meta分析的疼痛网络脑模板


图2 ECT对疼痛网络的全局属性的调节作用


图3 ECT前后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


图4  ECT对疼痛网络局部功能的调节作用


图5 ECT对疼痛网络结构的调节作用


研究结论

结论表明:电休克能降低疼痛网络功能及全局网络属性,同时增加疼痛网络形态结构,从而改善重度抑郁症患者的疼痛症状。


相关成果被Journal of neuroscience research(IF=4.164)杂志接收,中心主任汪凯教授,田仰华教授为通讯作者,中心成员张婷,侯强强,柏同健为共同第一作者。


原文链接:https://doi.org/10.1002/jnr.249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