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进展

[祝贺]我中心团队科研新突破


    3月21日,我中心副主任田仰华教授团队与北京师范大学贺永教授团队合作,在精神病学国际顶级期刊《生物精神病学(Biological Psychiatry)》(IF = 10.6),在线发表了题为《电休克治疗对重度抑郁症患者的动态脑网络调节研究(Electroconvulsive therapy regulates brain connectome dynamics in patients with 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的研究论文,揭示了重度抑郁障碍(MDD)患者特别是有自杀症状的患者在接受电休克治疗(ECT)后大脑动态网络稳定性的变化以及这些变化对ECT疗效的预测价值。


    该研究从脑动态网络变化角度增加了大众对ECT机制的理解,为发展针对伴有自杀症状MDD患者的精确治疗策略提供了新的视角。我中心郭媛媛博士、北京师范大学夏明睿副教授和我中心叶榕副教授为论文共同第一作者,田仰华教授和北京师范大学贺永教授为论文共同通讯作者。安徽医科大学为第一作者单位。


    重度抑郁障碍是一种常见的心理疾病,也是导致自杀的主要原因之一,已经成为严重的社会和医学问题。电休克治疗对重度抑郁障碍及自杀症状具有显著疗效,然而电休克治疗的疗效机制尚不清楚。因此,探索电休克治疗对重度抑郁障碍尤其是伴有自杀症状重度抑郁障碍患者的神经机制,对于优化治疗方案,降低电休克治疗认知损伤副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该研究分析了电休克治疗前后且治疗有效的重度抑郁障碍患者及健康对照(HC)的静息态功能磁共振纵向数据,探索了电休克治疗对重度抑郁障碍患者脑动态模块化网络影响,以及伴或不伴自杀意念重度抑郁障碍患者间脑动态模块化差异以及电休克治疗对其调节情况,并探索基线动态模块化变异性对重度抑郁障碍患者电休克治疗疗效的预测情况。研究发现,相比HC,基线期MDD患者脑连接模式分散且不稳定。ECT增强了MDD患者大脑的模块化及稳定性,且主要体现在默认网络(DMN)及感觉运动网络(SMN)。


ECT对MDD患者动态脑网络的影响 


    ECT对抑郁症患者自杀症状效果显著,然而ECT对伴或不伴自杀意念的MDD患者的治疗机制是否存在差异,以及这种差异是否与ECT疗效间存在关联仍不明确。该研究进行了MDD伴自杀意念或不伴自杀意念的亚组分析并发现,与不伴自杀意念患者相比,MDD伴自杀意念患者左侧背侧前扣带皮层(dACC)的模块化变异性较高,且这种差异可被ECT有效调节。此外,基线模块化变异性仅能预测伴自杀意念患者的症状改善,对不伴自杀意念患者的预测效果不显著。研究发现,ECT可通过调节DMN及SMN等脑网络使得MDD患者原本功能不稳定的大脑变得稳定,也可通过干预dACC来缓解自杀意念症状。


    该项研究从动态大脑网络的视角深化了对ECT神经机制的理解,指出了可用于预测ECT疗效的潜在生物标志物,并为未来发展无创精准的个体化治疗策略提供了潜在靶点。


自杀意念亚组分析

     该研究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的资助支持。我中心副主任田仰华教授专注于抑郁症ECT研究十余年,建立国际目前最大单中心ECT数据库(约300例),包括临床症状评估、认知功能测查及多模态磁共振扫描数据,发表相关SCI论文70余篇,先后承担各类科研项目10余项,研究成果获得安徽省科技进步一等奖、二等奖各一项。